首页 股票行情文章正文

股市惊天巨变!监管狂飙突进,券商内幕曝光,深海科技竟成下一个风口?

股票行情 2025年03月22日 07:06 313 author

監管重拳:嚴打股市謠言與非法薦股

證監會嚴肅整治股市虛假信息

在資本市場中,為了保護投資者權益,維護市場秩序,監管部門正以雷霆之勢,嚴厲打擊編造、傳播股市虛假信息的行為,以及非法薦股等違法違規活動。證監會已將整治股市虛假信息提升至重要層面,視為規範市場信息傳播秩序、改善市場生態的關鍵舉措。整治行動將堅持遠近結合,以“打早、打疼、打重點”為原則,綜合施策,多措並舉,力求從根本上淨化市場環境。

公安機關查處多起造謠案件

近期,公安機關已出手查處多起編造、傳播股市謠言的案件,例如,對編造傳播“機構舉報遊資”、“摩根大通研報”等不實信息的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。這一系列行動,彰顯了監管部門對於維護市場信息真實性、保護投資者免受虛假信息誤導的決心。

券商研判:市場趨勢與投資機會

東興證券:慢牛持續,板塊輪動機會增加

東興證券認為,目前A股市場維持震盪走勢,正逐步進入上市公司業績驗證期。隨著兩會行情的落幕,市場焦點將回歸基本面。兩會報告明確了全年發展方向,各類題材性熱點不斷湧現,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概念持續發酵,市場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,總體成交保持活躍。

然而,隨著兩大核心板塊不斷走高,市場波動性也隨之上升,市場對低位股補漲的預期日益強烈。3月下旬起,上市公司將陸續披露年報和季報,市場將更加關注基本面和業績,部分題材性個股或將面臨業績披露後的回調壓力。

東興證券預計,市場整體表現將趨於均衡,結構性行情不會過度集中於兩大核心熱點。以有色、化工為代表的周期性品種已開始逐步走強,紅利類個股有望重回升勢,整體指數表現將更趨良性。

投資建議方面: 東興證券維持市場慢牛的判斷,首選大科技核心板塊,同時建議從極端結構向均衡結構配置,逐步增配消費和順周期品種。在即將到來的業績公佈期,應兼顧基本面,迴避績差公司。雖然宏大敘事想像空間巨大,但最終的產業格局尚未確定,大部分個股終將回歸其內在價值。現階段,機器人板塊由於多數為汽車零部件或機械公司轉型,原有業績和估值相對健康,更容易獲得市場認可;人工智能板塊估值偏高,業績兌現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。此外,可以積極關注低位順周期品種,尤其是漲價概念。

重視消費和順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: 消費板塊一直是東興證券看好的方向,兩會期間對消費的關注也在逐步加碼,未來消費政策落地對基本面的影響將逐步顯現。現階段佈局消費正當其時,消費股具有較大的未來經濟恢復的看漲期權價值,下跌空間有限,上漲彈性較大,近期白酒板塊的脈衝行情已初見端倪。

近期美國政策劇烈波動,美股調整趨勢明顯加大,隨著資金開始外溢,部分順周期品種由於供geben 出清較為徹底,價格開始出現反彈趨勢。以有色、化工等細分行業漲價為標誌,順周期公司開始引發市場關注,尤其是化工品和小金屬價格出現大漲的板塊,值得重點關注。

中原證券:滬指突破3400點,科技股或領漲

中原證券指出,3月14日,A股市場呈現高開高走、震盪上行的態勢。早盤股指高開後震盪上行,盤中在3420點附近遭遇阻力,午后股指維持強勢震盪。保險、食品飲料、遊戲以及釀酒等行業表現較好;航天航空、電源設備、電力以及電網設備等行業表現較弱。總體而言,滬指全天呈現震盪上揚的運行特徵。

目前,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4.24倍、38.63倍,處於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,適合中長期佈局。兩市周五成交金額達18413億元,高於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數。

宏觀層面: 逆周期調控政策持續加碼,財政發力與貨幣寬鬆形成支撐,資本市場改革深化成為焦點。政策預期升溫,應重點關注科技創新、消費提振、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具體措施落地。央行維持適度寬鬆基調,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,外資回流或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支持。

風險提示: 3月至4月為年報披露高峰期,企業盈利修復情況將直接影響市場信心,需警惕業績不達預期的個股風險。短期資金偏好轉向防禦性板塊,高股息紅利資產表現穩健,而科技成長板塊因估值高位承壓,市場進入風格再平衡階段。

投資建議: 隨著國內宏觀調控、促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推進,未來市場有望呈現科技領漲、紅利防禦、消費復蘇與內需驅動的特徵,建議投資者把握結構性機會,兼顧防禦與成長。同時,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、資金面以及外盤的變化情況。短線建議關注軟件開發、互聯網服務、金融以及釀酒等行業的投資機會。

券商行業洞察:新興產業與投資方向

東吳證券:深海科技納入政府報告,開啟萬億市場

東吳證券指出,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“深海科技”列入國家未來產業發展重點,提出推動商業航天、低空經濟、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。這標誌著深海科技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。

深海環境具有高壓、低溫、黑暗等極端環境特徵,對設備材料、密封技術和能源系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。全球大部分深海尚未被勘測,資源分布為科學發現提供巨大空間。深海科技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行業,其發展需要整合海洋學、材料科學、人工智能等領域,推動如仿生機器人、耐壓合金、深海傳感器等技術創新。

深海科技行業的發展潛力主要體現在各類資源上,深海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、能源儲備和生物資源。在軍事應用領域,潛艇通信、海底監測網絡(如光纖傳感)和無人潛航器(UUV)均涉及國防安全。

市場前景: 深海科技市場規模達十萬億級別,未來有望成為經濟新增長極。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領域,深海科技正從科研探索向產業化加速邁進。目前,中國已形成覆蓋深海探測、資源開發、裝備製造、生態保護的全產業鏈布局。
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明確提出支持深海科技安全健康發展,同時“溟淵計劃”等國家級科研項目也在不斷落地。2025年2月24日,自然資源部發佈的《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》顯示,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,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.4個百分點。隨著深海科技被納入新興產業領域,國家對海洋強國戰略的推進將進一步深化,未來深海科技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
未來發展趨勢: 從中長期來看,深海科技行業將在技術革新、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驅動下呈現五大趨勢:

  • 智能化與無人化裝備主導: AI驅動設備普及,通信定位精度提升。
  • 戰略資源商業化開發提速: 采礦效率提高,新能源產業鏈延伸。
  • 海洋新基建深化: 推動技術轉化與能源網絡建設。
  • 生態保護與可持續技術並重: 規範行業發展。
  • 全球競爭與合作並存: 在競爭加劇的同時深化跨國科考與數據共享。

AI技術賦能: AI驅動的智能算法能夠提升深海數據的實時處理能力,加速深海資源勘探(如多金屬結核、可燃冰的開采),並通過智能建模預測儲量分布。在生態監測方面,智能傳感器網絡結合大數據分析,能夠實時評估漁業資源並制定保護策略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

投資建議: 政策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,包括深海資源商業化開發、海洋數據應用生態構建等方向。建議關注深海資源開發、智能裝備(AUV機器人)及海底數據中心(IDC節能替代)等方向。

相關公司: 中遠海科、海蘭信(海底數據中心)、中船科技、中天科技、東方電纜、中科星圖、中國海防、亨通光電。

國金證券: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,AI賦能加速發展

國金證券認為,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,人形機器人已成為未來最具確定性的發展方向之一,獲得了國內外頂級政策、政企資金以及科技龍頭的全方位支持,產業正進入快速發展期。量產將成為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關鍵詞之一。

過去兩年,國內外眾多科技企業紛紛切入人形機器人新賽道,2024年是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發布的大年,如1XTech的NEO、開普勒的先行者K2、小鵬的Iron。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技術優化與調試,2025年有望成為真正的量產元年。

國際巨頭加速量產: 特斯拉一馬當先,預計2025年生產1萬台Optimus,2027年達50萬台。2月6日,特斯拉發布招聘機器人生產製造工程師的信息,再次強化其機器人量產進程。1月30日,Figure AI公司中標第二個大客戶,並表示未來四年將量產10萬台人形機器人。國際巨頭人形機器人的量產,是產業從概念到應用現實的重大跨越,對發掘人形機器人通用應用場景具有戰略指導意義,產業正處於“chatGPT”時刻前夕。

DeepSeek AI的突破: DeepSeek AI成功突破AI發展的高昂成本問題,凭借降本、开源的优势,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能力,有望助力机器人在环境感知、任务规划与决策、持续进化等大模型方面实现质的飞跃。此外,DeepSeek也让国产厂商在AI领域看到希望,强化国产机器人在软件端持续深耕和突破的信心。

投資建議: 聚焦商業化量產短板及產業分工細化趨勢,建議關注絲杠和運控及國產機器人鏈總成環節。

  • 硬件端:絲杠產能緊缺是量產痛點。 從量產角度來看,產能是關鍵。人形機器人硬件不再是本質約束條件,難點主要體現在規模製造及降本能力上。其中,絲杠製造難度相對最高,產能也最為緊缺,屬於重資產、勞動密集型環節,短期快速擴產難度大。目前國內已建成的絲杠產能不足以滿足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需求。隨著下游人形機器人量產的臨近,看好恒立液壓在絲杠及線性總成的產能優勢及快速放量能力。

  • 軟件端:“小腦”智能亟待突破,運控是被忽視的短板。 機器人從軟件算法策略上分為“大腦”和“小腦”,“大腦”負責感知外界並模擬人類思維決策過程,“小腦”則模仿生物進行複雜的運動,即運動控制。“小腦”是由一系列算法和硬件設備組成的綜合系統。如何進一步提高機器人小腦運動控制算法的實時性、魯棒性和可解釋性,是下一步產業的重要研究方向。建議關注人形機器人小腦智能運控賽道的進步和突破。

  • 產業鏈分工有望細化,看好國產機器人鏈本體代工或總成商。 產業鏈有望從垂直走向細分,形成專注機器人軟件或專注機器人硬件的產業分工。2024年11月,華為與16家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就具身智能領域展開合作、共同搭建生態圈,助力國產機器人廠商可專注於本體或應用場景開發,實現彎道超車。建議關注掌握核心零部件自製能力並具備機器人總成能力的公司。

重點關注: 價值量高、產能為王的絲杠環節,機器人運動控制環節,以及國產機器人鏈本體代工環節。

标签: 以太坊 DeFi NFT Web3 元宇宙

发表评论

区块链快讯

Copyright © 2024-2025 . All Right Reserved Sitemap

Corolland区块网